流行性腮腺炎小知识
日期:2022-01-05 08:25:54  浏览量:1377

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,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,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。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,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、肾、心脏、关节等器官。本病好发儿童,亦可见于成人。

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。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,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,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。感染腮腺炎病毒后,无腮腺炎表现,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,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。在大流行时约3040%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,是重要的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,其传染力较麻疹、水痘为弱。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,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,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。

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,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。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。

潜伏期:830天,平均18天。起病大多较急,无前驱症状。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、食欲不佳、恶心、呕吐、全身疼痛等,数小时腮腺肿痛,逐渐明显,体温可达39以上,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。

预防措施

预防接种麻疹、风疹、腮腺炎联合疫苗。接种地点:各医疗单位预防接种门诊,该疫苗为自费疫苗。详情咨询当地预防接种门诊。

加强疫情监测,每天晨检,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。一旦出现疑似病例要立即诊治并隔离。

隔离病人,病人不能带病上课或工作。

停止各类聚集性活动,减少人群间的接触。

居住、工作、学习环境经常通风。